-
公办院校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集农林、生物、工程、信息、财经、管理于一体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隶属江西省农业厅,受江西省教育厅指导。学院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1980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重点中专,2000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江西省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201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井冈山大学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
学院地处中国药都樟树市,交通便利,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学院占地面积802亩,建筑面积14.65万㎡,绿化用地面积23.5万㎡。固定资产总值超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万,图书馆藏书30万册。体育设施完善。建有校园网络系统。<br/>&nbsp;&nbsp;&nbsp;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现有教师309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设有生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创业学院、基础部(思政部)、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开设高职专业30个,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生,其中园林工程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等5个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宠物医疗与保健、农业生物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为学院创业试点专业。现已建成“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植物及植物生理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市场营销”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院级精品课程28门。
学院成人教育有学历教育(本科、专科、中专)与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前者包括远程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学校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宜春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联合办学,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习中心。非学历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汽车驾驶员培训等。设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站与鉴定站(批准鉴定初、中、高级25个工种)、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电子商务师资格考试等考点。
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文体素质的提高,成立了20余个学生专业技术和文化类社团、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厅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文艺、体育竞赛并获得良好成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了“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创业指导”三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为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和安全就业”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学院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优秀单位。
学院坚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了由单一教学办学模式向“教学—科研—培训—推广”多元办学模式的转变。建有国家级园林实训示范基地,中草药实训基地、农机维修实训中心、畜牧兽医实训中心获省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拥有7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内教学基地,5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江西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基地、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江西省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和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项目。
在78年的办学历程中, 学院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情系“三农”、服务“三农”,为促进我省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学子已成为农村科技人才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各行各业业务骨干、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者达20余人。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获“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奖”,荣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殊荣,多次获“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专科院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技术改进奖、国家专利、江西省人民政府成果奖和省高校科技成果奖。2015年当选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和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单位。
咨询热线:0795-7333392

浏览量:1897
学校地址:江西省樟树市四特大道266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位于风景如画的艾溪湖畔-南昌(昌东)高校园区。学院有艾溪湖、上海路、丁公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大专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课部和中专部6个系部,1个机械科研所,共30余个专业。目前,有各类在校学生6000余人。
在30余年的大专层次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育德教能”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与实践相结合,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学院先后被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家教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学院机械科研所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和省直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先进单位;2009-2013年,学院连续五年荣获“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起,学院曾先后与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办学,招收普通专科生和高职生,是全省试办高等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教职工300多人,专任教师25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6人,“双师素质”教师156人。有9名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江西省技术能手,52名硕士以上研究生教师。2009年起,先后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级汽车维修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等,建设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7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800多万元。另外,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有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每个专业都有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有藏书近9万种,总数近30万册。
学院积极发挥校所合并的优势,依托原省属重点研究所--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成建制的并入,不断拓展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领域。多年来,学院科研所承担有国家、部、省下达的科研、新产品开发等课题20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197项,在稀土合金铸铁研究、钢结硬质合金自由锻造工艺及模具加工技术研究、微细孔电加工工艺研究、铸件毛面探伤技术应用研究等多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实现科研生产利润达 500多万元。
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近3万名毕业生,一批学子已成为国家大中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院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和本省建立了几十个就业网点,与十几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入学时就签订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2013年,学院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咨询热线:0791-88122812

浏览量:1797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318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圆你大学梦
厚德、敏行、博雅、精工,是我们的校训;自强、求知、有为,是我们的精神。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将以高规格的办学标准、智能化的校园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办学理念,满足你对大学校园生活的所有期待。
◆高规格办学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由江西教育厅直属、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主办,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智能化校园
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之一,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所有教室均安装液晶触摸式多媒体设备,是一所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新型校园,可实现“在一家院校读书,听天下名师授课”。
◆地理位置优越
学院东沿抚河公园,南临象湖公园,西靠洪城大市场,北望名楼滕王阁,是南昌城区唯一一所景观园林式文明院校。
◆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立足于服务江西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通过“开放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打造国内一流的“工、商融通”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有所成梦
给我们三年时间,一定将你培养成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技能人才。”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教学名师
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百家讲坛江西第一人,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学团队。
◆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院为社会培养“工、商融通”的复合人才,工科专业学生可免费选修一个商科专业进行学习,实现“一个专业进来,两个专业毕业”。适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毕业生转岗能力强。
◆技能竞赛
近两年,在学院组织参加的各类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载誉而归,获得众多荣誉: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省级一等奖1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36个。
◆奖、助学金 &nbsp;<br/>学院每年设有各类奖、助学金共500多万元,学生授奖面达50%;学院还为贫困学子开通了“绿色通道”, 学院承诺:绝不让一个“江工学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与此同时,学校位于市中心的洪城大市场旁,周边企业林立,为学子勤工俭学提供了便利。
◆实习实训
学院各专业都建有专门校内实训室,与64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多数专业实行“2+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带薪(2000-5000元)/月顶岗实习,基本可实现三年免费上大学。
● 就业深造梦
对口就业、高薪就业、体面就业”是每一个“江工学子”都可实现的目标。 &nbsp;
◆100%推荐就业
学院与辽宁天业民航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江西联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微软江西唯一授权培训基地)、中国移动江西公司、江西方圆广告、江南都市报、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八维集团、杭州天香园有限公司、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等中、外名企建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历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院校前列。
◆架设深造桥梁
作为公办本科院校办的高职,我们为您搭建了最完备的“通本”通道:
1、“专升本”, 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厅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计划);
2、“专转本”,获取国家开放大学(江西)本科学历。
3、“专接本”,获取我校自考本科学历和成人本科学历或我校与国内“985”和“211”大学合作的网络教育本科学历。
咨询热线:0791-86587211

浏览量:1933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安石路69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和江西新闻出版广电传媒行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原江西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和南昌市蒋巷国家生态示范区(原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近400亩,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浓郁、设施先进。
学院设有出版与印刷系、影视艺术系、新闻与传播系、传媒管理系、金像影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中职教学管理部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9个二级系、院(部、中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4500人;建有“国家现代印刷与出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就业培训基地”、“江西省出版与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基地”、“江西省数字印刷产业化孵化中心”等6个省级以上产学研机构。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紧贴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以传媒类、艺术类和出版类专业为主干的3大专业群、25个专业。现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个、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师资充足。全院专任教师总人数20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教师占比72.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6%,“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8.5%,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占比85.9%。拥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名,全国行业科技创新标兵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同时,大力引进或特聘职教专家、行业名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来校讲学授课,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各专业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20多个,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数字影像技能实训中心、包装印刷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50多家,形成了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主动服务于江西省“文化产业强省”战略。依托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培训中心、江西出版集团出版传媒培训学院等平台,大力开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人才职业培训,每年累计承接各类培训1万余人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国内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与日本月冈株式会社、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选派了优秀学生赴境外合作单位研修学习交流。
学院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生在影视制作大赛、出版创意大赛、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包装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2%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几名,许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出版<a></a>广电传媒业领域的精英骨干。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是教育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学校校协组组长单位。
学院秉承“崇德、严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托行业,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注重能力,促进就业;拓展规模,创建品牌”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定不移走职教创新之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在为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传媒类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咨询热线:0791-88264777

浏览量:1931
学校地址:南昌市蒋巷西大道266号(蒋巷校区)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示范学校,江西省唯一的冶金类公办高职学院。始建于1975年,位于江西省职业教育区,毗邻风光旖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余仙女湖。依山傍水,环境优美。30多年的风雨磨砺,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校训, 不断适应冶金行业发展需求,十余万名冶院毕业生在江西乃至全国冶金行业大都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受到企业和社会广泛赞誉。多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光荣称号;是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和“质量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第一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面积9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冶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管理系、公共基础部、培训中心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护理、学前教育等40多个专业;其中冶金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理为辅的办学特色;学院还与北京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成人函授及远程教育。现有专、兼职教师486人,其中正、副教授146人,在校生9000余人;馆藏图书35万册,成为冶院师生畅游知识的海洋;标准塑胶运动场及多个篮球场,是冶院学子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的乐园。
学院积极融入潘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江西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为契机,密切关注冶金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着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投资6000多万元建立了冶金仿真、数控中心、PLC实训中心、自动控制、光电一体机、单片机、电子设计、汽车修理、护理、学前教育、语音室、模具陈列和计算机等100余个实习实训室;同时立足江西冶金行业,依托新钢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其中,仅新钢集团公司实训基地就有炼钢厂、炼铁厂、中心医院等18家,为我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动手能力训练场所,实现了“零距离”培训。为锻炼队伍,提高师生技能,学院积极选派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在全国技能大赛及江西省技能竞赛上屡获殊荣。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学院与上海宝钢集团、北京首钢公司、江苏沙钢、江苏中天钢铁、广西柳钢集团宁波三星重工集团、上海米其林轮胎、韩国浦项不锈钢公司、宁波金田铜业、江西铜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广深高速、广州本田公司、深圳华美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就业伙伴关系,学生就业率100%,与同类学院校相比,位居前列。
海纳百川,直挂云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将投资2.1亿元建设一个环境优美、风景迷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高职新校区,今年可投如入使用。学院将致力建设成为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教学管理规范、育人环境良好、冶金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荣誉
1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b
3全国第一所万人技师学院
4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
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6中国冶金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7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8中国(江西)十大杰出职业教育培训品牌
9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
10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br/><br/>
咨询热线:0790-6855162

浏览量:1891
学校地址: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区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江西省水利厅。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是江西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等职业院校。
硬件条件优越
学院地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占地面积708亩,毗邻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省内名校。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26万册,体育活动场4万平方米,建有室内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14个球类运动场。建有1万余平方米的实训大楼1座,实习(训)场所及实验室73个,并在峡江、共青城等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平台。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有特聘(客座)教授23人,建设大师工作室、建有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有教职工418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99人,高级职称63人,“双师型”教师11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4名、全国水利职教名师3人、职教新星6人,多名江西省高技能人才、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学院教师先后在省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赛项中获奖30余项,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业特色鲜明
学院坚持“明德精技,融合致新”的办学思想,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设有水利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公共教学部等7个系部,开设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6个高职专业。水文水资源专业为全国优质水利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动漫制作技术2个专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等6个专业为江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获批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7个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资格,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办学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服务江西水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高技能人才,被誉为江西“水利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被人社部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水利部“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获江西省首批创建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多次获江西省直文明单位、南昌市文明校园、职业院校就业先进单位。学院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承担了庐山市横塘镇故里垅村驻村定点帮扶脱贫任务,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重视节水工作,被评为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省级“节水型高校”、省级“高校水效领跑者”。
学院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聚焦职业教育、聚精服务水利,聚力质量提升,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而不懈奋斗。
咨询热线:0791-83847879

浏览量:2483
学校地址: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路99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814.9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学校仪器设备总值102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68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580余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建设了综合数据库,实现了书刊文献资源的自动化检索和管理;学校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大专在籍学生7808人。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1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还开展了全科、影像、美容、病理等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专业为江西省高职高专25个获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优势专业并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助产和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与法国洛林大学经常性开展教学科研交流,并合作举办了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学校与北京汉氏集团共建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并以此项目为开放办学的核心平台,引进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我校。2018年3月西湖大学WBBC项目江西研究中心落户在江西医专,学校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泊月科学中心”,引进了西湖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厚峰教授团队;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所长孟继鸿教授团队;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董谢平教授医学3D打印团队,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三大等校级公共科研平台。
学校目前有直属附属医院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眼科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综合医院1所。在47家大中型企业和全国126所二级以上医院设有临床实习基地。与千千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复兴城共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物信息产学研基地(海南)”、与江西恩群科技公司共建航空医疗救援研究中心、与江西省肿瘤医院合办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与广州德典集团共建“德典全科医学班”、与浙江和康集团共建“和康班”,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已经实现规范化、深入化、常态化。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员工960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62人(博士14人,硕士239人,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131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上饶市饶城英才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1人,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全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全国职业院校影像技术技能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检验技能大赛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和全国高等院校医疗美容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全国医学生解剖学绘图大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全省高校辅导员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入选全国200强等优异成绩。
在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曾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竺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领军者、法国医学科学院和技术科学院“两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教授更是我校众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近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党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建成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谱写学校新的历史篇章!
咨询热线:0793-7089428

浏览量:2765
学校地址: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志敏大道399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位于江西南部、京九线上享有“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等美誉的赣州市,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校园里奇石秀湖,风景如画,是赣州市最美校园之一,有“千樟之校”、“ 万桂之园”、“天使摇篮”的美称。
1931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在瑞金诞生。1933年,改名为红军卫生学校,这给赣南红土地上留下了医学教育的红色基因。1949年8月赣州解放后,旧“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师职业学校”, 改立为“江西赣州护士助产学校”。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州地区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了“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68年底,“赣南医专”因文化大革命被迫撤销。1974年6月,国务院科教组批准恢复“赣南医学专科学校”,不设中专部。为培养中级卫生技术人才,1975年6月3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恢复成立“赣州地区卫生学校”,在各县分散办学。赣州撤地设市,1999年更名为“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数十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5万余名合格的实用型卫技人才,被誉为红土地上“白衣天使的摇篮”,为赣南老区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于2016年3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于同年4月经教育部备案。根据省编委批复,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赣州卫生学校合署办公,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
学院现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总面积20万㎡,其中教学楼4万㎡、实验楼3.6万㎡、图书馆1.4万㎡、学生食堂1.1万㎡、学生宿舍5万㎡及其它附属设施。图书馆藏书20万册,建有先进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及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现有校外实训基地160余家。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学历79人,高级以上职称65人,“双师型”教师88人,全国职业教育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5人,赣州市特殊津贴专家和教育专家8人,13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类学术团体和协会担任重要职务。近两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科研课题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级课题4项,获取国家专利2项;在各级各类杂志公开发表论文177篇,其中SCI和EI各收录1篇;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0本,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技能竞赛获奖170人次。
学院现开设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5个高职专业,分别招收高中层次毕业生举办3年制高职教育和招收初中毕业生举办5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并与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联合办学,举办了本、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及自学考试助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部联合举办了网络远程学历教育。
面向未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校企(院)合作机制,探索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引领卫生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富饶和谐秀美江西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为我省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卫生健康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br/> "
咨询热线:0797-8361928

浏览量:2742
学校地址:赣州蓉江新区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于素有“赣西明珠”“湘赣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萍乡市,萍乡自古崇文重教,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赣西文化堡垒”的美誉。萍乡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中国近代工业、工人运动发祥地——安源,著称于世;云中草原、户外天堂风景区——武功山,名扬天下。学院位于萍乡市武功山中大道333号,距长沙黄花机场仅120公里,距高铁站和高速路口均不到10分钟车程,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学院按照“特色校园、山水校园、智慧校园、百年校园”概念规划建设,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湖光山色,楼台亭榭,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学院是江西省一所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建设的高等院校,被誉为“七彩校园”。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17.45万平方,建有高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十多个球类运动场。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6000余万元,有国内的医学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其中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体检中心、VR/A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实训场馆一应俱全,远程医学教学系统可与南昌大学二附院、萍乡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实时视频连线教学。馆藏图书36.2万册,建有数字图书系统、电子阅览系统、期刊资源系统等各种数字应用资源。学院在数字化校园基础上,正全面建设以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校园无线WiFi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多媒体数字教学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为基础应用,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一体化环境的智慧校园。&lt;br/&gt;&lt;br/&gt;&amp;nbsp;学院现有教职工316人,专任教师235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6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6人,“双师型”教师91人。近年来,教师主持参与科研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10篇,参编出版专著与教材80余部。学院设立“名师工作室”,实施“以优带新”教师培养机制。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欧阳能太教授合作,建立肿瘤研究实验室,在美国《Tumor Boil》(影响因子2.84分)、《Physical&Occupational Therapy in Geriatric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与中山大学合作,围绕江西特色药用植物开展抗炎、抗肿瘤和抗临床耐药菌活性物质的筛选,以及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与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开展分子信息学、肿瘤和遗传疾病分子诊断等学术合作交流。
学院设置护理系、药学系、康复系、医技系、临床系、医学基础部、文化基础部以及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开设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契合健康中国理念,结合产业特点,注重特色专业建设,设立护理专业英语、日语、ICU、高端养老、手术室护理方向特色班,设立药学、康复专业企业冠名、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班,着力打造适应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卫生健康概念的专业技术人才。&lt;br/&gt;&lt;br/&gt;学院有广泛的国内、国际实习就业渠道,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06个,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日医院、解放军第117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一附院、二附院、扬子江药业、江中药业、上海扶阳堂等医院、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教育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出国留学、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践行“厚德、精业、仁爱、笃行”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使命,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高素质医护人才,建设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示范性高等医学院校。
咨询热线:0799-6765666

浏览量:2577
学校地址: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中大道333号
了解更多
-
公办院校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Jiangxi Wuyuan Tea Vocational College)座落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路88号,是全国唯一一所公办的、以茶命名的特色高校。学院设茶艺与茶叶营销、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际经济与贸易(茶叶贸易方向)、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民宿管理方向)等6个专业。
学院以培育学生“匠人精神”为己任,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学院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教育司、江西省人民政府等表彰。良好的育才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等众多媒体的深度报道和广泛关注。
学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产学研硕果累累。师生共同研制的碧玉茶、碎香茶和玫瑰茶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和新加坡国际博览会银奖;“婺绿春”荣膺2005年上海国际博览会金奖和2006年江西省名茶金奖。2008年,学院系列“工艺茶”被列为江西省科研计划项目并通过省级鉴定;2012年,学院获“婺女红眉”和“婺女茗眉”等品牌专利。<br/><br/>学生实习渠道广阔,毕业生就业形式喜人。学院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拥有稳定的实习就业网点,与相关知名企业达成了长期的学生实习就业协议,合格毕业生100%就业。学院鼓励在校生创新创业,支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还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极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30名、硕士学位教师37名;另外,还聘请了多位知名客座教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3年,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办学,填补了江西省作为产茶大省没有本科涉茶专业的空白。并于同年与香港茶道总会合作,定期为香港和海外爱茶人士开设茶艺师、评茶师等培训班。学院在“穷理笃行”校训的激励下,以打造“茶产业人才基地,服务业精英摇篮”为目标,努力构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传承传播高职学院。
咨询热线:0793-7203706

浏览量:2495
学校地址:江西省婺源县源头新区思口路88号
了解更多